佛陀足跡:當地雲南的莫裏瀑布,這是釋迦牟尼佛停留時間最長的地點。在這裏流傳了眾多關於佛祖的故事,從佛腳印到修持的“樹包石”。

  同為滇西,但相比之下,保山騰沖給人的感覺為絕對的翠綠、柔和、清爽,仍有中原儒雅之氣;而進入德宏州境地,便感覺大有不同,綠色演化成了墨綠、熱辣、暑氣濃鬱,帶上諸多“異國情調”的妖嬈生姿,更加迥異的是佛教文化之大不同,小乘佛教讓人眼界大開,但佛祖是相同的,一路循著佛陀的足跡,心便不會丟。

  遙想當年,釋迦牟尼佛從緬甸舉步跨入中國的瑞麗,一路尋找佛音。某一天,佛祖終於來到了森林邊緣,即現在我們眼前看到的“莫裏熱帶雨林”。我猜想,當時應該也是這樣的一個盛夏的中午,佛祖來到此處,大象為之開路,大地為之展露甘泉,地表上冒出溫泉。於是,他在此溫泉戒齋沐浴,稍作休息之後,向雨林深處走去。為了昭示後人,他在溫泉旁邊,留下了一只碩大的足印。為紀念佛祖的親臨,當地人用“大佛腳印”的印巴利語“紮朵”來命名此地,“紮朵”翻譯過來是“莫裏”。

  進入景區,首先要過去瞻仰佛腳印。一方溫泉池子,既是為了紀念佛陀,更是為了讓遊客先清淨自己,無法沐浴更衣也起碼要先洗手,然後才能畢恭畢敬地親近佛陀腳印。溫泉池子一旁,便是享譽世界的大佛腳印———足印長近一米。佛信徒們將此腳印飾以金粉,還加建了佛塔守護起來。導遊煞有介事地要求遊客,應當如何摸摸大佛腳印,如何將財氣、福氣都塞到背包裏面,順利帶回家。作為遊客,十分配合導遊的“自編自導”,這一項摸佛腳印的活動成為大家樂此不疲的話題,大家都謙遜俯身,恨不得可以傾身親吻佛腳。

  跟隨著佛腳印的方向,走進莫裏熱帶雨林,感覺十分原始,當時行人不多,參天大樹聳立,與樹木無法交流,因為都“高高在上”,行走其中人顯得很渺小。森林中的“胡須”樹很多,遠看如瀑布垂下,近看才明白,原來是大樹的根須一根一根垂直而下,如一道簾子懸掛在茂密的森林中。穿越過無數個小雨林,突然有一道大樹橫亙在前,“樹包石”的景觀赫然出現。傳說中,當年佛陀行走至此,手執禪杖,溯紮朵小溪尋源而上,忽見一巨石橫陳河邊,佛祖便盤腿打坐參禪,雙手合十,口中念念有詞,只見那禪杖轉眼間幻變出一棵參天古榕,長在巨石上。天長日久,那根盤如網,竟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“樹包石”景觀。如果這個傳說確鑿的話,佛陀應該是開創了溯溪戶外運動的第一人。

  今天,我們也溯溪而上,尋著水路來到熱帶雨林的最深處———莫裏瀑布。瀑布,盡管沒有九寨溝瀑布的多元化,也沒有黃果樹瀑布的恢弘,但勝在曲徑通幽,勝在有佛陀的點化,莫裏瀑布總有彩虹懸空與梵音回響。

     緬甸旅遊|雲南旅遊|雲南新娘|緬甸新娘

  當地人很謙虛,“我們很老土的,不出省,連昆明都很少去的,一般只出國”。不能將他們的“出國”當成擺闊或炫耀,的確如此,與緬甸就是一線之隔,出國緬甸對於瑞麗人來說,的確比去一趟省城昆明來得容易得多。走在瑞麗的街頭上,主要以與標志性建築的合影為主,如瑞麗的口岸、國道320的終點、中緬街等,要不就是購買玉器、玉石,也參與到當地玉石商人的賭石行列中。

  作為旅遊景點,當地的“一寨兩國”是必須有的項目,盡管景點陳舊,但一井兩國、一秋千蕩兩國等景點仍能讓遊客津津樂道;尤其是在邊防站旁邊的“71號界碑”,非常值得合影留念。進入寨子,便有美麗的傣族姑娘小卜哨帶路,將我們帶到她們自家的屋子,一路上介紹傣家風俗。據說,傣族人至今還保持著女尊的傳統,“生個女孩是賺錢貨,生了男孩是賠錢貨”,男生只能嫁到女方去勞動的,還要貼上土地、牛等眾多嫁妝。由於緬甸的土地價格更為低廉一些,所以現在很多傣族女孩的嫁妝———農田,都是在緬甸境內,當地人每天的勞作都要出境而作、入境而息。傣家人過的仍然是非常傳統的生活,“女尊男卑”仍一路上演著“倒插門”女婿的風俗。

  當地的婚嫁,新娘和新朗與漢族差異很多,女方是一家之主,所以導致雲南很多女孩想嫁到海外,台灣,上海.這些遠嫁台灣及海外的大陸新娘大致上都很勤勞.很受好評.詳細請見:大陸新娘孫紅玲的部落格

      滇西旅遊玩轉大陸少數民族婚禮習俗-緬甸新娘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穿短褲的小兵 的頭像
    穿短褲的小兵

    穿短褲的小兵的部落格

    穿短褲的小兵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